冰雪旅游的游客中80后占比最高达到了26%,年轻人是出行主力。00后以23%的占比位居其次,开始爱上冰雪旅游。冰雪旅游成为近年来冬春旅游市场异常火爆的出游主题,冰雪旅游进入爆发式增长的黄金时代。以下对冰雪旅游行业现状分析。
2018至2019冰雪季中国冰雪旅游人数达到2.24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约为3860亿元,人均消费为1734元,上海游客量位居榜首,人气最高的旅游路线为哈尔滨、亚布力和雪乡。冰雪旅游的大众化时代正在来临,冰雪休闲度假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预计到“十四五”规划末期的2025年,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超过1.1万亿元,冰雪旅游将成为我国冬季旅游和冰雪经济的核心引擎。
随着四季冰雪等新技术产品的广泛运用,寻常百姓参与冰雪休闲和冰雪旅游的门槛大幅降低,一定会使冰雪旅游成为寻常百姓时尚生活的新选项。拥有丰富冰雪旅游资源的吉林、黑龙江、新疆、内蒙古、河北等省区正在成为冬季旅游新的增长极,冰雪景区已经成为北京、天津、青海、山西、贵州、山东、河南等众多省(区、市)冬季旅游的热点。现从三大市场状况来分析冰雪旅游行业现状。
冰雪旅游的客群主要来自上海、广州、南京、深圳、北京、哈尔滨、杭州、天津、福州、武汉等城市。在年龄构成方面,25岁及以下预订人次占比12%,26-35岁占比46%,36-45岁占比22%,46岁及以上占比20%。有较资深职场经验、拥有一定经济能力的80后群体是冰雪旅游的主力军,这与冰雪旅游消费较高密切相关。
从赛事数量而言,目前大众娱乐赛事比竞技类赛事更多,并且参与的人群更广;但就关注度而言,专业竞技类冰雪赛事,特别是国际大型综合赛事,依然更具热度。2016年冬季以来,我国中国举办的冰雪竞技类赛事日渐丰富,赛事体系开始完善。近三年冰雪季,我国冰雪竞技类赛事数量平均在75个左右。
2018-2019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为2.24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约为3860亿元,分别比2017-2018冰雪季增长13.7%、17.1%,冰雪旅游维持快速增长势头。2018-2019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均消费为1734元,2018年我国国内人均旅游消费为926元,冰雪旅游是国内旅游人均消费的1.87倍,冰雪旅游的内需拉动能力突出。
为了发挥冰雪文化的巨大经济优势,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利用其文化独特的气息建造滑雪村或者滑雪街,提高滑雪产业的影响力。将滑雪与多种产业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复合型旅游产品。
美国、日本、韩国、澳洲等冰雪资源丰富的国家的滑雪场就已经超过6000个。冰雪旅游投资正逢其时,万亿市场商机在集聚。以下对冰雪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冰雪旅游十强县(区):崇礼区(河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吉林省)、哈尔滨新区(黑龙江省)、延庆区(北京市)、牙克石市(内蒙古自治区)、漠河市(黑龙江省)、阿勒泰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尚志市(黑龙江省)、阿尔山市(内蒙古自治区)、延吉市(吉林省)。
2020年中国冰雪旅游十强县(区)名单
以冰雪观光为主体,冰雪休闲、滑雪度假为补充的中国特色冰雪旅游发展模式正在形成,冰雪旅游的时代已经到来。设立“中国冰雪日”、构建冰雪旅游品牌、补齐冰雪旅游标准化和人才短板、加强国际交流与协作应为下一阶段发展方向。现从三大方向来分析冰雪旅游发展趋势。
冰雪旅游发展趋势分析,随着我国冰雪旅游的发展和全民健身的兴起,冰雪运动将为更多人所喜爱,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大型冰雪赛事的举办必将带动冰雪旅游设施更加完善,更加专业化,大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也将使更多的人拥有专业化运动装备,因此,我国的冰雪旅游将呈现运动专业化的趋势。
我们旅游规划认为将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融入冰雪中,是我国冰雪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冰雪旅游发展趋势分析,整个冰雪旅游板块,国外跟国内发展是不一样的,国内冰雪旅游现在越来越中国化了。国际上的冰雪旅游,他的起源首先是以滑雪运动为中心的运动,再加上圣诞节长假所形成的一种度假概念,要么到海边去泡澡,要么去追逐太阳,要么去追逐冰雪,使得国外的冬季实际上是一个旅游旺季。圣诞节所衍生出来的冰雪文化,充满了西方色彩,这基本上形成了冬季冰雪旅游的一体化结构。中国的春节多年来的变化是从家庭聚会模式演变为休闲度假模式,既有以聚会为第一主题的家庭聚集,同时也有走出家庭进休闲度假的生活方式的很大的转化,这种转换,促进了冬季旅游的发展。而春节是最民俗的东西,冰雪与民俗的关系,是中国民俗旅游发展独特性的所在,将冰雪与民俗文化结合,将会很有市场。比如“冰雪庙会”,“冰雪梅花节”、“冰雪灯会”、“冰雪迎春会”等节庆,与文化结合的有趣的娱乐化项目,如猜冰灯迷、坐冰车、玩冰球、冰猴,马拉雪橇、滑雪圈、雪地足球等,也将被冰雪旅游市场所青睐,更加吸引游客的眼球
冰雪旅游发展趋势分析,旅游最终将给人留下的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冰雪竞技体验,娱乐体验是冰雪旅游的常规体验方式,在冰雪旅游日趋成熟的今天,怎样将体验演绎得更好将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就目前北欧冰雪旅游发达国家来看,除了本身的良好自然观光条件,他们也开始更注重游客的体验感受,例如芬兰的冰雪城堡、瑞士的冰雪酒店、冰雪冒险体验、韩国冰雪温泉等等,我国冰雪旅游在体验上也逐渐下功夫,冰雪吧,冰雪民俗体验如冬季采摘,滑雪加农家乐等等,更多体验冰、体验雪的手法被应用进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冰雪旅游突破了地域限制和季节限制,可以面向更大的市场,可见这将是我国今后冰雪旅游发展的一个趋势。
我国冰雪旅游项目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逐渐发展起来。但是,在实际的发展环境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制约性问题。因此,需要我国的冰雪旅游项目实时的分析这些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应当策略。从而促进我国冰雪旅游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带动我国旅游事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以文化为牵引,借助冬奥会契机,推动冰雪运动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冰雪旅游的服务品质和产品丰富度,让更多消费者在参与冰雪运动和冰雪休闲中收获满意,为冰雪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
近年来,我国冰雪旅游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2019年下半年雪季期间,全国冰雪旅游产品订单额同比增长8.29%,订单量同比增长14.15%。2020年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冰雪旅游实现快速复苏。进入2020年下半年雪季后,全国冰雪旅游产品订单额和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 13.61%和23.46%。
2021年初,冰雪旅游持续升温。打开各大旅游类APP的页面,冰雪旅游产品让人应接不暇。在携程旅游平台,近期用户搜索的前24个热搜词中,有7个都和“雪”有关。该平台与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冰雪地图”,收录了全国各地1000多个冰雪游项目。
我国冰雪旅游在规模扩大的同时,还呈现一些新特征:一是消费内容向多业态扩展,冰雪旅游与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等快速融合;二是冰雪乐园、冰雪世界等旅游项目更受消费者青睐,“80后”和“90后”成为冰雪旅游消费主力军;三是消费者在选择冰雪旅游目的地时,更加关注线上评价,对景区服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马蜂窝旅游网发布的数据显示,除了东北、内蒙古、新疆等传统冰雪旅游热门目的地之外,四川、湖南、广东等省份的冰雪旅游项目也广受关注。
为推动冰雪旅游健康发展,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冬奥组委、国家体育总局等发布《关于开展全国冰雪旅游宣传推广活动的通知》,提出要进一步繁荣和建设国内冬季冰雪旅游大市场。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冬季旅游市场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指导旅游景区做好清洁消毒和公共卫生,引导游客科学做好个人防护,同时加强对景区冰雪游乐设施的安全检查。
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的潜力仍然很大,释放潜力的关键在于提升体验。要从消费者需求角度出发,提升冰雪旅游的服务品质和产品丰富度,增加冰雪旅游的文化内涵,让更多消费者在参与冰雪运动和冰雪休闲中收获满意,激发冰雪旅游更大的发展动力。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申办使得国内冰雪旅游受到热捧,冰雪旅游的市场规模快速扩大。2018-2019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为2.24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约为3860亿元,分别比2017-2018冰雪季增长13.7%、17.1%,冰雪旅游维持快速增长势头。
不过,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然其来,对冰雪旅游行业冲击巨大。据《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1)》调查显示,2019-2020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同比减少约1.3亿人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冰雪旅游需求结构更倾向于周边游、家庭游、自驾游和定制旅游,我国冰雪旅游规模有望继续超过2亿人次。
2019-2020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收入达1460亿元,同比损失约2400亿元。在游客需求驱动和高品质冰雪旅游供给刺激下,预计2020-2021冰雪季中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次将达到2.3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收入超过3900亿元,冰雪旅游红利将惠及更多中老年人、青少年、低收入群体等。